漢方泡腳足浴包 艾草包 大風草 香料包 鵝油辣椒醬 草本的溫度_暖身也暖心【好漢草】
穴位按摩全指南|五大常用穴位與正確手法教學

穴位按摩全指南|五大常用穴位與正確手法教學

Jul 31. 2025

認識穴位按摩:中醫經絡的自然保健智慧

穴位按摩是中醫傳統自然調理的一環,講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原則,透過適當的按壓方式刺激特定穴位,協助氣血順行、經絡暢通,達到放鬆與平衡的作用。根據中醫理論,人體有十二條正經和兩條奇經,縱橫全身,構成經絡系統,而穴位則像是這些經絡上的能量開關,當人體出現疲倦、緊繃、壓力或內外失調時,透過刺激對應穴位,有助於舒緩不適、安定情緒與促進循環。

與一般肌肉按摩不同,穴位按摩講求「點對點」的準確按壓,不需太多力氣,反而講求指法穩定、位置正確、節奏適中。現代生活中,不少人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姿勢不良、情緒壓力累積,常造成肩頸僵硬、睡眠不佳、消化不順等狀況。若能運用簡單的穴位按壓技巧,不僅能自行舒緩,還能培養與自己身體對話的習慣。

常見3~5個實用穴位介紹(位置+按壓建議)

合谷穴(大腸經)

對應器官:頭面部、腸道系統

對應可協助舒緩頭痛、眼壓、牙齦腫痛與壓力過大導致的緊繃狀態,亦與大腸功能有關,常應用於幫助腸胃蠕動。

位於手背虎口交會處,是最常用的穴位之一。適合用於眼睛疲勞、頭部緊繃、壓力過大時。建議用拇指點壓至微酸,每次約1~3分鐘。孕婦避免使用。

百會穴(督脈)

對應器官:腦部中樞神經系統

對應有助提升專注力、緩解緊張壓力、安定神經與幫助睡眠品質,常應用於精神疲憊與頭暈目眩時。

位於頭頂正中央,雙耳尖連線的交會處。有助安定情緒、提升專注。可用食指輕壓或指腹輕敲,1~2分鐘。

三陰交(脾經)

對應器官:脾、腎、肝

對應是女性調理氣血與內分泌的核心穴位,有助月經不順、氣血不足與下肢水腫等保健用途。

腳內踝尖往上四指處,是女性氣血保健重要穴位。睡前兩側交替按壓2分鐘。孕婦應避免。

湧泉穴(腎經)

對應器官:腎臟、膀胱、泌尿與神經系統

對應有助穩定情緒、提升精神、幫助入睡與保養腎氣,適合用於身心疲憊與夜間難眠狀況。

位於腳掌前三分之一處的凹陷中,適合入眠前泡腳後按壓。可用拇指點按,每次2~3分鐘。

肩井穴(膽經)

對應器官:肩膀、頸部與肝膽經絡

功效:常用於緩解肩頸痠痛、壓力性頭痛與提振氣血循環,適合長期坐辦公室與壓力累積者。

位於肩膀最高點與脖子之間中點,有助於放鬆肩頸。使用掌根輕壓或請人幫按,約1~2分鐘。

穴位按摩的手法與操作原則

穴位按摩可使用「點」、「揉」、「推」、「拿」等手法,搭配熱敷或芳療精油效果更佳。每個穴位建議1~3分鐘,初學者可挑選3~5個穴位為一輪,搭配深呼吸操作。操作應避開皮膚傷口、感染區、骨折處,並避免餐後立即操作。操作結束後可喝溫水幫助代謝。每天早晚定時操作能幫助穩定情緒、提升氣血運行感。

常見問與答 Q&A

Q1:每天都可以按穴位嗎?

A:可每日操作,但建議每次選擇3~5個穴位,每穴位1~3分鐘。避免過度用力。

Q2:可以邊工作邊按摩穴位嗎?

A:可以,但效果會比靜下來操作略低。建議配合呼吸、放鬆為佳。

Q3:哪些人不適合穴位按摩?

A:孕婦、嚴重疾病者、皮膚感染或近期手術患者應避免,建議先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Q4:按壓會痛是正常嗎?

A:輕微酸麻屬正常,若強烈刺痛則需停止操作,檢查位置與力道。


以上內容僅供一般保健參考,無法替代專業醫療意見,不構成醫療診斷或建議。

關於漢方草的兩三事

好漢草品牌,融合了傳統漢方智慧與現代生活需求,致力於為現代人提供全方位的身心靈調養方案。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深刻理解現代人面臨的壓力與健康挑戰,因此,好漢草的每一款產品都是經過精心研發,旨在提升生活品質,同時維持身體與心靈的平衡。 我們的產品系列包括了各種足浴包、藥浴包等,每一款都是使用嚴選的天然草本材料製成。特別適合於長時間站立或需要長時間保持活力的工作者使用。 此外,我們的大風草湯浴擦澡包,是一款結合了乾薑、薰衣草等多種草本的產品,特別適合產後婦女和身體疲勞的人群使用。 好漢草品牌不僅是產品的提供者,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傳遞者。我們的宗旨是讓每個人都能夠輕鬆地在家中享受到漢方的養生效果,體驗到自然與科技的完美結合。透過好漢草,我們希望幫助每個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寧靜的避風港,享受健康和諧的生活。 致力於為追求自然健康生活方式的現代人提供全面的身心調養解決方案。在這個高壓、快節奏的社會,面對身心疲憊的上班族、長時間站立的工作者、產後恢復的婦女、以及關注健康保養的中老年人,好漢草以其多元化的產品,成為這些群體的理想選擇。 總體而言,好漢草致力於為不同年齡層、不同生活需求的人群提供天然、健康、有效的生活調養產品。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位消費者都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靜謐,享受身心的和諧與平衡。 足浴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文明,尤其是在中國和埃及。在中國,足浴與傳統中醫學緊密相連,被視為促進身體健康和平衡的治療方法。根據中醫理論,人體的許多經絡和穴位集中在足部,因此透過溫熱的水和適當的藥材泡腳,可以刺激這些穴位,從而達到調節身體功能。 漢方草本的使用同樣擁有悠久的歷史,源於古代中國。漢方草本主要基於天然草本、動物部位和礦物的藥材,透過這些藥材的研究和應用,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療法。漢方草本注重整體調理和預防,其核心理念是達到人體內的「陰陽平衡」。 隨著時間推移,足浴結合漢方草本逐漸成為受歡迎的養生方法在全世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和喜愛。這種方法是一種整體的生活方式,強調身心的和諧與健康。